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法院新闻 > 媒体聚焦

芜湖法院十大亮点工作刊发于芜湖日报2022年1月11日RB04版

芜湖中院: 创设“区块链+诉源治理”机制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
日期:2022-01-11    来源:芜湖日报    阅读次数:    字体:[] [] []    保护视力色:       

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破解金融审判难题,芜湖中院按照有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、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、有利于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、有利于提高司法质量、效率、公信力“四个有利于”原则,成立全省首家金融巡回法庭,创设“互联网+金融审判”工作模式,实现金融审判集约化、专业化、信息化、标准化、流程化。2019年运行以来,芜湖金融巡回法庭共受理金融案件29573件,结案29573件,结案标的28亿余元,一审服判息诉率99.7%。创设“区块链+诉源治理”机制,推行区块链技术运用,引导金融机构前置司法证据固定措施,嵌入区块链存证平台,区块链平台共上链电子合同43万份,存证132万条,为价值327.7亿元电子合同提供“证据保险”,存证后的电子贷款合同逾期率与非电子合同相比下降60%,破解电子证据核验难题。金融巡回法庭的“金融类案智能审判+区块链存证核验系统”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。

无为市法院:

建立“简案快审+诉源治理”工作机制 实现矛盾纠纷高效化解

无为市法院建立“简案快审+诉源治理”工作机制,组建民商事速裁团队,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、源头化解。2021年速裁团队收案3021件,占全院民商事案件36.15%,结案2999件,结案率99.27%,7名法官人均收、结案分别达432件、428件,案件平均审理期限从43天缩短为27.6天,均衡结案指标显著提升,工作做法获省高院推介。该院民商事速裁团队按照“1:1:1:1”等比例配备员额法官、法官助理、书记员、专职调解员,将小额诉讼纠纷、民间借贷纠纷、金融借款合同纠纷、信用卡纠纷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、买卖合同纠纷、劳务合同纠纷7类案件纳入速裁范围,采用“速裁多元化、调判一体化”工作模式,实质化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。在诉前调解方面,开展法官指导下的诉前调解工作,带动提升专职调解员调解水平,诉前调解案件1393件。在多元解纷方面,联合金融、住建、工商联等部门,对接商业银行、物业公司、商会,就涉金融、物业、商事等纠纷诉前化解凝聚工作合力。促成芜湖市首个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。在诉调对接方面,主动向市委政法委汇报工作,全力推进全市各镇调解组织与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对接,构建“社会调解优先,法院诉讼断后”的分层递进多元解纷模式,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。

镜湖区法院:

以党建为支点 画好全院工作“同心圆”

镜湖区法院以党建为引领,推动法院工作全面升级。连续六届荣获“全国文明单位”荣誉称号、连续七届荣获“安徽省文明单位”荣誉称号;民事速裁庭庭长秦山成同志获评全国模范法官;立案庭获评全国法院先进集体;刑事审判工作、执行团队建设工作均获省高院表彰。一是强化党建引领,筑牢战斗堡垒。建立“一把手”抓党建工作格局,党组书记总负责、党总支书记具体抓,各支部书记严落实,确保党建工作不走过场。将全院76名党员重新划分至6个党小组,党小组长由庭长兼任,确保每个庭室、每名党员都在党组织的领导之下。每月发布党建工作提示单,以制度规范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。二是强化党建引领,锻造过硬队伍。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、新类型案件,2021年院庭长结案15019件,占全院结案总数的64.9%。坚持教育在前、预防在先,通过任职廉政谈话、个别提醒谈话、定期交流谈心等方式,不断增强干警廉洁自律意识。三是强化教育引领,夯实发展根基。面向全体党员开展“两个坚持”专题教育、深化“三个以案”警示教育,确保全覆盖、无遗漏。定期开展业务培训,为法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

南陵县法院:

积极融入基层治理 司法护航乡村振兴

南陵县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职能,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,打造便民诉讼工作亮点。2021年,黄墓、弋江、何湾三个人民法庭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454件,结案1434件,结案率98.62%。黄墓法庭获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。一是践行司法为民,持续优化诉讼服务。全面推行“互联网+诉讼服务”,对立案、缴费等事项实现“一站通办、一网通办”,线上立案85件,在线开庭52件、调解326件。运用背包法庭,将诉讼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,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上门立案7件,将庭审搬到田间地头、山村库区,开展巡回审理5次。二是立足审判职能,妥善化解涉农纠纷。依法审理涉农案件430余件。深化家事审判改革,联合家事调查员、家事调解员共同化解家事纠纷140余件,促进家庭稳定。对相邻关系纠纷、涉农纠纷等矛盾较大案件,持续开展案件回访,共回访45次,引导构建和谐邻里关系。积极开展法律进基层、进学校等普法宣讲活动5次,发放宣传单160余份,服务群众近200人,真正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。三是推进诉源治理,拓展多元解纷渠道。积极配合当地党委、政府处置因触电、溺水等意外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信访事件,通过提前介入化解矛盾纠纷14起。与辖区司法所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,大力开展诉前调解工作,诉前调处纠纷718件,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以实质性化解矛盾为导向,聘请2名辖区退休老干部作为法庭专职人民调解员,成功调解案件400余件,有力促进辖区和谐稳定。

鸠江区法院:

多元化解止纷争 特邀调解有成效

鸠江区法院秉持司法为民理念,自主探索“夕阳红”调解、道交案件调解、律师调解、商会调解四大调解机制,151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院在线调解,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“菜单式”选择。打造“夕阳红”特色调解品牌,调解案件5000余件,获评全市法院“一站式”建设优秀特邀调解组织。在全市首创道交案件线上调解,“道交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”平台在线受理诉前调解申请3912件,调解成功3895件,结案率99.57%,调解赔付金额9216.09万元。全市首创市商会调解委员会派驻法院工作站,推动商会调解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无纸化绿色对接,调解案件260件,调解金额503.24万元,为企业节省诉讼成本200余万元。建立全市特邀律师调解机制,44名调解律师值班调解案件573件,进驻法院的特邀律师调解员人数位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。

弋江区法院:

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显成效

“小物业”牵动“大民生”。为妥善化解物业纠纷,弋江区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在注重源头预防、推进行业调解、强化诉前调解、延伸审判职能上下功夫,努力提升物业纠纷化解实效。一是注重源头预防。选派干警前往物业纠纷多发小区,开展法治讲座、提供法律咨询,普及物业管理相关法律知识,增进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相互理解,构建和谐物业关系。对存在的物业纠纷就地开展诉前调解,努力让矛盾纠纷化于萌芽止于未诉。二是推进行业调解。主动与乐邦物业调处中心对接,建立诉前调解对接机制,定期开展座谈,梳理物业纠纷难点、堵点,研讨对策,不定期开展法律指导和调解技能培训,形成化解物业纠纷的有效合力。2021年委派乐邦物业调处中心调解物业纠纷567件,调解成功380件。三是强化诉前调解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,将调解关口前移,聘请7名政治过硬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、调解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,物业纠纷案件100%纳入诉前调解程序。2021年特邀调解员诉前调解物业纠纷1089件,调解成功904件。四是延伸审判职能。发挥典型案例引导示范功能,对常见典型物业纠纷案例,借助“两微一端”等平台以案说法。对业主反映问题较多的小区,通过发送司法建议等方式督促物业公司改进服务,同时加强判后回访,追踪物业公司整改落实情况,共同推动治理成效实质化和长效化。

湾沚区法院:

加快土地清理服务发展大局

2021年以来,湾沚区法院聚焦高质量发展,立足审判执行工作实际,对破产企业、失信被执行企业等精准施策,多举措加快破产案件审理和土地厂房“腾笼换鸟”进度,全年共完成土地清理804亩。一是高站位谋划。年初专题研究土地清理方案,围绕湾沚区“一区三城”建设,细化目标责任,成立工作专班,对标挂图推进。同时,结合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工作,将土地清理工作作为筑牢政治忠诚、改进工作作风、提升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检验教育整顿成果的重要内容。二是高效能联动。紧紧依靠区委领导,持续强化府院联动机制。主动对接新芜开发区管委会,定期召开月度土地清理推进会,倒排工期,明确评估、拍卖和腾退等时间节点,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。建立联络员制度,加强信息共享,动态更新闲置工业用地、“僵尸企业”、失信被执行企业目录,提升工作合力和实效。三是高质量落实。加大执行力度,依法组织12次厂房腾退专项行动,成功处置10家被执行企业资产,释放闲置土地630亩。灵活运用“执转破”等法律手段,加快资产处置和土地清理进度。加快破产审理进度,完善管理人考核办法,利用考核杠杆倒逼管理人履职,盘活土地174亩、厂房80312平方米。

繁昌区法院:

府院联动为执行长效机制建设赋能

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,繁昌区法院主动作为,积极推动区委、区政府联合出台府院协调联动机制文件,有效推进破产案件审理,全面赋能执行长效机制建设。一是府院联动实现被执行人信息一键共享。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动,一键查询被执行单位法人和股权结构等信息;与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动,实现被执行人房产信息“一网打尽”;与公安部门联动,及时掌握被执行人车辆信息和行踪轨迹;与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联动,被执行人名下有无住房公积金、有无贷款买房一目了然。一张“法院+X”的执行联动网已初具雏形。二是府院联动推进执行财产高效处置。标的额较大的厂房、设备等一直是执行财产处置难点,福潮建材公司、新鑫科技公司、富新工贸公司等企业因大量债务被诉至法院后,涉及的厂房、设备等资产多次流拍;府院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后,在区促进投资中心、税务等部门协作下,成功拍卖处置上述三公司资产,兑现债权超过7000万元,顺利完成“僵尸企业”出清,实现“腾笼换鸟”。三是府院联动助推失信联合惩戒。与相关部门联合出台打击拒执罪文件,以拒执罪、非法处置查封扣押财产罪判处4人;利用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查人找物,协助拘传、拘留被执行人174人次,执结案件57件,执行到位101.96万元;与人社部门协作,对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公职人员等特殊主体被执行人的任职、晋级作出限制措施。

芜湖经开区法院:

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

芜湖经开区法院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,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。一是建立企业服务档案。坚持问题导向,主动走访奇瑞、卓尔航空、三只松鼠等近100家企业,深入了解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问题,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,为企业建立服务档案,将企业成长历程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、发展规划、存在问题、权利获取、保护路径等纳入档案,做到“一档观一企、一面观一行”,有效护航企业发展。二是构建“法院+X”保护格局。在全省率先成立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法官办公室”,累计派出200人次以上法官,为辖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。在全省率先搭建“法院+政协”合作模式,全程参与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,全面开展调研,协助起草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政协提案,推动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为全市宏观政策出台提供司法智慧。三是营造浓厚保护氛围。以“4.26”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契机,邀请专家咨询员开展知识产权专家研讨会、组织辖区企业召开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及优化营商环境”座谈会、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法律宣传活动。制作短视频《网文有网》,通过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以及典型案件的宣传报道,向公众展现该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动态,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三山经开区法院:

创新运用“拒执犯罪线索预移送机制” 强化执行威慑力

为进一步强化执行威慑力,严厉打击拒执行为,三山经开区法院探索建立“拒执犯罪线索预移送机制”,对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,涉嫌拒不执行生效判决、裁定罪的被执行人,在将其拒执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前,制发《拒执犯罪线索预移送立案侦查通知书》,以书面通知或电子送达的形式正式告知被执行人已涉嫌拒执犯罪,警示拒执行为的法律后果,跟进被执行人履行情况。对被执行人及时悔改并按期纠正拒执行为的,依法不再移送拒执犯罪线索,给被执行人及时悔改提供了30天缓冲期;对依旧拒不履行义务的,期限届满立即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。2021年运用“拒执犯罪线索预移送机制”以来,三山经开区法院先后向10件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发出《拒执犯罪线索预移送立案侦查通知书》,执行到位金额47万余元,执行成效显著。该机制不仅提醒并警示了被执行人拒执的法律后果,起到“敲山震虎”的强大惩戒威慑作用,又给予被执行人及时履行义务的机会,体现了审慎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有效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,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。